|
|||
導致出血的因素有很多
懷孕初期出血原因
異常出血 (1) 流產: 在初期的懷孕過程中,若胚胎本身發育不良,或是胎盤有缺陷等問題,即有流產的可能。一般而言,自然流產機率為15~20%。倘若胚胎生長不健全,或有異常情況無法正常發育,通常在懷孕三個月內會自然淘汰。假如孕媽咪感覺到下腹陣陣疼痛,子宮收縮,伴隨出血,極有可能是先兆性流產。除了胚胎本身的異常會造成自然流產,尚有其他原因同樣會導致流產,分別說明如下: 萎縮性胚囊(敗壞性胚囊):受孕的胚囊沒有正常發育,且呈萎縮狀態,沒有胚胎。 過期性流產:有胚胎而且剛開始有心跳,後來發現沒有心跳了。 孕媽咪有糖尿病、紅斑性狼瘡等疾病。
(2) 子宮或子宮頸出現問題: 子宮頸瘜肉:子宮頸瘜肉是指生長在子宮頸上的小肉粒不斷增生,向子宮頸外突出而形成。形成原因尚不明,但跟體質有關。張君堯醫師說明,子宮頸瘜肉多屬於良性,只要手術摘除即可,不會對胎兒造成傷害或導致流產。
子宮頸外翻(糜爛): 子宮頸受到病菌感染引起發炎,肉眼觀察會看到糜爛的組織。有陰道生產過的孕媽咪,也容易有子宮頸外翻情形。懷孕時由於動情激素增高,同樣容易導致子宮頸易有糜爛情形。症狀為陰道分泌物增多,偶伴隨出血。子宮頸糜爛並不是一個很嚴重的疾病,只要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和聽從醫師指示處理,都不需驚慌。
子宮肌瘤:子宮肌瘤是指子宮的肌肉細胞或結締組織產生細胞異常增殖現象。大多屬良性腫瘤。若沒有定期做體檢的人很難主動去發現,因此多是在產檢時才順道發現有子宮肌瘤。子宮肌瘤的症狀因人而異,通常和肌瘤生長部位及大小有密切關聯性。以孕媽咪來說,懷孕中母體的胎盤會比肌瘤獲得更多的血流以供給胎兒,因此這時的肌瘤通常不需處理。雖然子宮肌瘤有可能造成早產、前置胎盤或胎位不正等機率增加,但是大部分的孕媽咪依舊能夠順利將寶寶生下來,孕媽咪不用擔心孕期無法治療就會造成很大的傷害。
子宮頸癌:在孕期中若發現有陰道出血,也要想到是否可能為子宮頸癌。假如在懷孕三個月後才發現罹患子宮頸癌,情況不太嚴重的話可等到產後再進一步做治療;若發現子宮頸癌發展已相當嚴重,便必須要積極治療。建議在懷孕初期也要做子宮頸抹片檢查,以確保媽咪和胎兒的健康。
(3) 子宮外孕 在確定懷孕之後,正常情況下兩週後便可在子宮內看到胚囊。倘若沒有看到胚囊,有可能代表胚囊已著床於子宮以外的地方,諸如輸卵管、卵巢、腹腔或子宮頸等,其中尤以著床在輸卵管最多。會有腹部絞痛、陰道出血,嚴重甚至可能因血壓過低導致休克等症狀。假如於懷孕初期及早發現,可用藥物治療;但若太晚發現,有可能會造成腹腔出血,危及生命,便必須手術治療。
(4) 葡萄胎 人體共有23對染色體,其中23個來自媽媽,另外23個來自爸爸。葡萄胎發生的原因多為爸爸那邊的染色體沒有正常分裂,導致基因倍數出問題,變成不正常的受精卵。好發於20歲以下及40歲以上的產婦,曾有病史者的再發率也較高。主要症狀為陰道出血,伴隨嚴重害喜或心悸等症狀。若發現懷了葡萄胎,必須接受手術治療及追蹤。治療痊癒後依舊可懷孕,不過建議懷孕時間最好相隔一年以上,以避免再度懷上葡萄胎。
注意:懷孕初期的出血要密切注意出血源頭。若發現血是從子宮內膜以外流出尚無需太擔心,僅需做相對的處置。但倘若是從子宮內膜流出的血,就要小心流產的可能機率會相對增加。
如何區辨流產和子宮外孕?
詳全文-->GO
|
...
詳細內容:請連至mamaway官網